科学家发现,你死于小行星的可能性比死于狂犬病的可能性更大
如果你晚上睡不着觉,想知道你死于疾病的可能性有多大小行星影响在你的一生中,一篇新论文已经涵盖了你。
由美国奥林工程学院的物理学家凯莉·纽金特 (Carrie Nugent) 领导的一个团队不仅计算了小行星在人类平均寿命内撞击地球的可能性有多大,而且计算了与一系列其他罕见的、可预防的死亡方式相比,这种撞击导致人类死亡的可能性有多大。
坏消息是,小行星撞击造成的死亡比狂犬病死亡更有可能发生在您身上。更糟糕的消息是,死于车祸的可能性比死于小行星撞击的可能性更大。
好消息是,所有这些可能性都非常低,您可能可以毫无顾虑地过上自己的生活(尽管您可能想系好安全带)。
有充分的理由将小行星撞击造成的死亡风险与其他可预防机制的死亡风险进行比较。尽管很难准确计算风险是什么——潜在危险的小行星可能比我们迄今为止发现的要多得多——但小行星撞击也很有可能被预防。
美国宇航局早在 2022 年就证明了这一点,当时该航天局故意将一艘航天器撞向一颗小行星,试图将其撞偏航。这次任务比预期的要成功,这颗小行星显示出其轨道变化更大比预期的要好。
此类任务成本相当高,并且需要大量计划。通过将小行星撞击的风险与其他风险放在背景下,科学家可以将所涉及的潜在支出与狂犬病疫苗计划或汽车安全功能的支出进行比较。
因此,纽金特和她的同事收集了有关近地天体数量的可用数据,以及这些种群的模型以及之前对大小超过 140 米(460 英尺)的小行星的风险评估。据此,他们计算了这种物体的撞击频率。
下一步是收集有关不同类型死亡的可用数据,并比较全球平均人类寿命 71 年内每种事件发生的概率。
“查普曼和莫里森(1994)之前将小行星撞击与其他死因(例如谋杀、烟花事故和肉毒杆菌中毒)置于背景下。在这项工作中,他们考虑了因撞击而死亡的几率以及由于其他因素导致的死亡几率。研究人员写道.
“这项工作解决了一个稍微不同的问题;我们将地球上任何地方发生撞击的几率与个人发生其他相关事件的几率相比较。因此,这项工作旨在为那些希望了解在他们有生之年地球上任何地方发生超过 140 米撞击的概率的人提供背景信息。
他们收集了其他九种潜在致命事件的数据:干沙洞坍塌(例如,在海滩上挖洞的人身上有沙子坍塌);大象袭击;闪电打;跳伞事故;一氧化碳中毒;造成伤害的车祸;狂犬病;和流感疾病。
然后他们计算了一个人经历其中一种事件的可能性;然后这个人死于同样的可能性有多大(例如,许多人感染了流感没有死)。这显然是区域可变的;澳大利亚人死于郊狼袭击或狂犬病.
您可以在图表中亲眼看到结果。流感与小行星撞击类似致命,但发生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因此,平均定律表明,它比小行星杀死的人还要多。干沙洞坍塌几乎总是致命的,但在人类一生中发生的几率几乎是百万分之一。
当然,将此类风险评估转化为现实世界需要一些背景信息。毕竟,每年有超过三人死于干沙洞坍塌,可悲的是,平均年龄为12岁。据我们所知,从未有人类死于小行星撞击。正如恐龙可能会告诉你的那样,单次罢工造成的损失足以弥补失误的历史。
那么问题来了,地球是否应该迎接另一颗小行星了?谨慎和预防是必要的,还是我们不必要的担心?以上信息是安慰你,还是让事情变得更糟?
真的有点难说。但至少我们知道远离沙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