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丨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内涵、要素及实现路径

2018-12-06

选自《北京教育》杂志 作者  宋微  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摘要:“双一流”建设是国家层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大学自身在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其本质和最终目的在于提升大学国际竞争力。对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内涵、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实现路径:结合大学实际,明确办学理念和特色;合理制定规划,逐步迈向一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促进大学整体发展;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高治理效能。

关键词:大学国际竞争力;“双一流”建设;世界大学排名

1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大学作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载体,其国际竞争力决定了国际间知识和人才竞争的格局,因而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1]。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检索与分析,目前国内外对于大学国际竞争力内涵的研究并不多,与之相关的研究主要包括:国际竞争力、大学核心竞争力、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等。国际竞争力理论属于现代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研究范畴,从国家、企业、产业等多重角度对其进行概念界定。大学核心竞争力以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理论为研究基础,从资源、战略或评价视角对其概念进行解读,但与高等教育理论的整合较为欠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则从高等教育整体的角度进行诠释,与大学个体适切性较差。因此,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内涵需要在以上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

大学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在比较研究中产生的、具有层次性的综合概念,“国际”表明其是以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大学为比较对象。一些学者对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如赵冬梅(2011年)认为,“大学国际竞争力是指一所大学在学校层面上与其他大学之间在教育质量、人力资本、创新能力、设施仪器、管理水平、办学特色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以及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环境下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能力”[2];吕芳(2012年)认为,“大学国际竞争力是大学在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中具备的内在的培养及产出高层次教育成果的优势和外在的获取资源争取国际合作的竞争能力”[3];王琪、冯倬琳(2012年)等认为,“大学国际竞争力是大学获得相对优势并在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是大学建立起来的一种资源与能力有机结合、传统与创新互补制约的系统”[4]。基于已有研究,笔者对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内涵进行如下定义:大学国际竞争力以提升大学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影响力为核心理念,是指一所大学与世界范围内其他大学相比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具备的相对国际竞争优势。

2大学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大学国际竞争力是众多竞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指向大学发展的合力。大学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单一指标的一流无法成为整体的一流。提升大学国际竞争力的过程被看作是一种用国际质量标准、国际理念来衡量教育质量和科研质量,并向国际先进标准看齐的长期战略[5]。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世界大学排名成为衡量大学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形式和重要参考依据。世界大学排名不但使世界范围内的重点大学加强了建设世界一流的意识,更为这些大学提供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标准。世界大学排名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力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流大学的本质特征。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具体而明确,通过深挖其指标体系,可以提炼出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基本评价标准和构成要素。

注:由于ARWU其中一个指标为“上述五项指标得分的师均值”(10%),在权值计算中,将该权重按比例分配至其他指标中。

当前,影响力较大的世界大学排名主要有三个:世界大学排名(QS)、《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HE)和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这些世界大学排名均通过可量化的、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客观指标对全世界范围内重点大学的学术能力和学术表现进行评价和比较。由于世界大学排名在排名目的、指标设计与权重分配、数据采集与处理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不同世界大学排名体系下各大学的排名并不是一致的。因此,排名结果不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而是将具体指标作为获得大学国际竞争力构成要素的重要来源和基础,通过提炼和归纳,找到这些指标的特征、共性。大学国际竞争力本身是不可量化的,从技术操作层面看,从世界大学排名的视角分析大学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对三个世界大学排名具体指标进行归纳(如表1所示),可以将大学国际竞争力分解为大学声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和国际化五个基本要素。第一,大学声誉是一种纯主观性的、综合性的考察要素,集中体现了一所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国际化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综合质量表现,该要素主要通过声誉调查的形式获得。大学声誉的形成没有捷径,良好的大学声誉必须经过长时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QS、THE世界大学排名都非常看重大学声誉要素,分别赋予该要素50%、33%的权重。第二,人才培养是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要素。建设一流大学,必须立足于人才培养,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大学能否培养出有益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并能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中起引领作用,是大学是否具有高水平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标准[6]。QS、ARWU、THE世界大学排名分别赋予该要素20%、11.2%、12.75%的权重。第三,科学研究是大学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QS、ARWU、THE三个世界大学排名都赋予该要素较高的权重,分别为20%、44.4%、44.5%。高端科研成果产出及科研成果影响力越来越受到各世界大学排名的重视,ARWU世界大学排名在这一点上有显著表现,将大学在顶级期刊Nature、Science上发表论文数作为重要指标,并赋予该指标非常高的权重(20%)。第四,师资队伍是提升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师资质量直接影响大学人才培养和科研产出的质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建设一支具有国际水准的师资队伍。ARWU、THE世界大学排名分别赋予该要素44.4%、4.75%的权重。第五,国际化是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特征,也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是“双一流”建设提出的改革任务,也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必然路径。QS、THE世界大学排名分别赋予该要素10%、5%的权重。

3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实现路径

1结合大学实际,明确办学理念和特色

潘懋元先生(2003年)指出:“一流大学要有自己的理念,这个理念应是在发展过程中证明行之有效的,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的”[7]。高等教育国际化竞争趋势下,明确办学理念、定位和特色是构建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步骤和重要前提。由于存在国情差异、院校差异、学科差异等,世界一流大学并没有固定的办学模式,所有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充满挑战与未知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8],表现出独特性。尽管大学国际竞争力有很多共性要素,但不同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遇到的问题都有所不同,必须在共性要素的基础上,找到自身在发展历程中的各自专有性或显著性的办学理念和定位,探索符合大学自身实际和特色的发展路径。

特色是一所大学水平、质量、品味、个性的标志[9]。“双一流”方案提出“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既要借鉴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和先进理念,也要结合我国大学本土化特色,整合现有资源和能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双一流”建设实践中,要将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国际理念融入到大学发展中,明确大学的发展特色和发展潜能,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

2合理制定规划,逐步迈向一流

学校规划是学校行动的指南,也是培育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必要途径,正确地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对大学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战略规划使学校具有一种相对长远的宏观谋略,在发展政策和思路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10]。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在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双一流”建设目标,明确表明要提升大学国际竞争力。由于大学国际竞争力本身的不可量化,世界大学排名重视的指标,如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研究成果、具有突出荣誉的教师数量、国际化教师和学生的数量等被部分大学发展规划所吸纳,作为大学国际竞争力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而世界一流大学排名注重科研成果和国际化程度的倾向,对部分中国大学的办学决策也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11]。排名数据是检验大学建设成效的一种手段,但应清醒认识到,绝不能将排名位次作为“双一流”建设和大学发展的目标和动力。符合所有排名指标的大学,不一定就是一流的大学。理性、科学看待世界大学排名,更多的是利用其参考价值,而不是以排名为导向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12]。排名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将大学放在国际视野中,对大学国际竞争力进行精准定位,发现大学在国际竞争力方面的比较优势和劣势,帮助大学重新审视自身如何在“双一流”政策引领下谋求新的发展,从而能够更科学地制定发展规划。

“双一流”方案提出分三个阶段逐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目标,并明确说明2020年、2030年和21世纪中叶分别要建设到什么水平,表明“双一流”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且应遵循一定步骤和规律。对大学而言,“双一流”建设绝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寄希望于“十三五”“十四五”等短期规划,必须具有全局观和长远眼光、制定长期战略,将短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且每个五年规划之间不能是独立存在的,应有一定的传承、递进关系,分步实施、逐步推进,整体谋划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大学国际竞争力包含的五大要素,不能依靠短期内加大投资规模和宣传力度来实现,而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逐步迈向一流。

3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促进大学整体发展

学科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细胞,拥有若干个一流学科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现有学术研究成果表明:学科水平与大学发展水平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学科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的国际地位和学术声誉[13],只有拥有世界一流的学科,才有可能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因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为基础,“双一流”建设本质上就是“一流学科建设”。“双一流”方案强调“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明确提出要通过一流学科的建设带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因此,学科建设是提升大学国际竞争力的立足点,大学国际竞争力各个要素的提升都离不开学科建设这一核心。

“双一流”建设名单包括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对于这些大学,开展学科建设应坚持整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协调性原则,将一流学科建设置于学校长远发展和整体学科发展架构优化的背景下规划,既突出重点建设学科,又注重学科水平的全面提高[14]。应注意处理好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大学建设的关系、一流学科建设与非一流学科建设的关系、学科与行政的关系等,调动所有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积极性,促进学科之间的协调发展,从而有效带动大学整体发展。对于没有进入“双一流”名单的大学,应重点发展优势学科,以优势学科发展带动整体学科发展。优势学科是大学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积淀而形成的基础雄厚、实力强劲的学科,是最具备冲击世界一流实力的潜力学科,将已有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做大、做强是很多世界一流学科选择的发展路径,这一点值得借鉴。

4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高治理效能

现代大学制度是促进大学各项职能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15],对于推动大学可持续性发展、提升大学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大学办学理念、精神和文化真正得以贯彻与执行,以及大学国际竞争力各要素科学互动、融合发展,都离不开现代大学制度与治理体系的有力支撑,如通过人事制度改革推进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大学科研体制改革促进科研创新及科研成果转化等。“双一流”方案明确提出,“深化高校综合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由于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大学都是高水平大学,率先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将为全国范围内的大学带来明显的示范效应、对于推动我国“双一流”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对于各大学而言,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和大学实际,突出“中国特色”。此外,应处理好以下问题:一是理顺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包括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增强高校自身统筹发展等[16];二是处理好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包括切实发挥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提升大学市场参与度等;三是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包括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大学章程建设、加强基层学术组织建设、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等。

 参考文献 

[1]陈子辰,罗卫东,任少波.我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亟待提高[N].发展导报, 2003-03-28 (3).

[2][5]赵冬梅.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力评价标准体系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

[3]吕芳.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力评价浅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2(3):14,36.

[4]王琪,冯倬琳,刘念才.面向创新型国家的研究型大学国际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9.

[6]马健生,黄海刚.试论高等教育强国的概念、内涵与特征[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7):35-39.

[7]潘懋元.一流大学不能跟着“排名榜”转[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3):50-51.

[8][10]李仙飞.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综述[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82-87,101.

[9]蔡袁强.“双一流”建设中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转型发展的若干思路—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6(10):33-37.

[11]别敦荣.大学排名与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54-64.

[12]张勇,张强,杜启振.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对比及其对中国“双一流”建设的启示[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3-97.

[13]周光礼.世界一流学科的中国标准是什么[N]. 光明日报,2016-02-16(13).

[14]别敦荣.论“双一流”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7(11):7-17.

[15]陈武元,洪真裁.现代大学制度与高水平大学建设[J].复旦教育论坛,2009(5):36-41.

[16]苏永建,李冲.“双一流”背景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挑战与应对[J].教育发展研究,2017(13-14):9-16.

配图 / 摄图网

宝宝起名

本站所有相关知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之用,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如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与小编联系,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并给予反馈。
相关期刊推荐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合作期刊 - 省级期刊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合作期刊 - 国家级期刊

学苑教育

学苑教育

合作期刊 - 省级期刊

世界有色金属

世界有色金属

合作期刊 - 国家级期刊

党史博采

党史博采

中国共产党 - 省级期刊

科技智囊

科技智囊

合作期刊 - 国家级期刊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合作期刊 - 国家级期刊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农业综合 - 国家级期刊

农村经济与科技

农村经济与科技

农业综合 - 省级期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合作期刊 - 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