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表明,你自己的口腔细菌可能会让你心脏病发作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通常在口腔中发现的细菌可能在引发心脏病发作方面发挥直接作用。
在对从 200 多名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身上收集的动脉斑块进行检查时,芬兰坦佩雷大学领导的一组科学家发现,口腔细菌含量高得惊人。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怀疑细菌参与冠状动脉疾病,但一直缺乏直接和令人信服的证据。”解释坦佩雷医生 Pekka Karhunen。“我们的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存在来自几种口腔细菌的遗传物质——DNA。”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个越来越多的证据有在口腔健康与心血管健康之间建立了联系.两人经常去手拉手,促使 Karhunen 和他的同事寻找可能解释这种联系的生物标志物。
他们研究的重点是心脏病发作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这是冠状动脉中斑块的堆积,由动脉壁上的脂肪、胆固醇、钙和其他物质组成。它会使动脉变窄,限制血液流动,有时甚至破裂。这会阻止氧气到达心脏,导致心脏骤停。
研究人员对 121 名猝死患者的冠状动脉斑块以及 96 名接受手术去除血管斑块的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斑块取样。
该团队将这些样品置于以下条件下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析,一种识别微生物的技术。他们还使用了免疫组织化学,它使用抗体鉴定特定毒素,以及量化基因表达水平的转录组学。
这些检测揭示了几种口腔细菌的生物膜,其中最常见的属于病毒链球菌群。在猝死患者的冠状动脉斑块中,42.1%的冠状动脉斑块和42.9%的手术患者中发现了口腔链球菌。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细菌的存在与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死亡和心脏病发作死亡密切相关,特别是与斑块破裂有关。
细菌生物膜往往位于斑块的核心,超出人体免疫反应的范围。如果患者发生其他事情给身体增加更多压力,生物膜可能会发炎,导致斑块破裂,从而引发心脏病发作。
研究人员认为,其他细菌感染、呼吸道病毒、不良饮食或压力荷尔蒙去甲肾上腺素可能是引发炎症的潜在罪魁祸首。
需要进一步调查以缩小口腔细菌在心脏病发作中的作用范围,并确定危险的恶化因素以及虫子最初是如何到达那里的。然而,结果强烈表明,口腔健康对心脏健康的重要性远比我们所知的要重要。
“目前的结果表明,从稳定的软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转变为脆弱的易破裂冠状动脉斑块,以及有症状的外周动脉斑块的发展,可能是由休眠生物膜形式的慢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该生物膜定植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质核心和壁上并逃避免疫检测,"研究人员在他们的论文中写道.
“这一发现增加了目前对心肌梗死发病机制的概念,并为动脉粥样硬化致命并发症的诊断和预防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该研究已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